通知公告
咨询热线:
010-82547065通知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2024年北京电力电子学会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北京电力电子学会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16日,由北京电力电子学会主办、《电工电能新技术》编辑部和华夏天信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承办的2024年北京电力电子学会学术论坛暨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召开。学会理事长李耀华,副理事长李永东、葛钢、刘强,常务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秘书长王志华,常务理事杨耕、理事周亚宁和《电工电能新技术》编辑部副主编杜永红等现场参会,会员代表9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会秘书长葛琼璇主持。
学会理事长李耀华在大会开幕致辞。李耀华理事长总结了学会一年的主要工作,并对下一年度学会重点工作向参会代表作了汇报。
本次学术论坛聚焦努力抢占电力电子领域科技制高点,面对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深入探讨电力电子技术在我国前沿性、战略性领域如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该领域高质量发展。学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宽禁带电力电子器件、新型输配电技术、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电力电子的应用、电磁兼容、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大功率传动系统的高效智能化应用等方面作主题报告,研讨电力电子领域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小龙作题为《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的晶体生长》的报告,主要围绕碳化硅晶体生长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介绍他二十多年来物理气相传输法和高温熔液法生长碳化硅晶体的研究进展,实现了晶体尺寸从不足1厘米到8英寸的突破,在国内率先将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成为全球碳化硅晶片第二大供应商。提出通过界面能调控在高温熔液法晶体生长中控制碳化硅晶型学术思想,实现了晶圆级p型4H-SiC晶体生长,为发展未来的双极性功率器件打下基础;突破传统生长理论的限制,首次创制出具有产业应用价值的晶圆级立方(3C)碳化硅晶体。3C-碳化硅与4H-碳化硅相比,有着迁移率高和界面缺陷低等优势,为发展更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奠定材料基础。
清华大学教授杨耕作题为《LLM基本方法的探索以及在PE应用现状》的报告,报告从生成式AI的发展正在引发的各行各业的变革出发,从一个电气自动化教师的视角,概述目前语言大模型(LLM)的基本方法,以便理解其基本逻辑从而从容应用于工作和生活。报告对目前在电力电子(PE)研发方面AI的应用状况。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电子研究所所长赵国亮作题为《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及应用》的报告,围绕柔性低频交流输电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典型应用场景、关键设备进展、应用现状展开,重点分析了柔性低频交流输电在三大典型场景的技术优势,介绍了换流阀、低频变压器、低频断路器及新能源机组在内的低频交流输电关键设备研制现状,并提出了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未来研究方向。
浙江大学教授李虹作题为《基于可变电容的宽频混合电磁干扰滤波器研究》的报告,报告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可变电容的宽频混合电磁干扰滤波器,可实现将EMI滤波器体积减小80%以上,将共模EMI滤波器的有效带宽从6MHz扩展到20MHz,实现EMI滤波器的宽频化。
河北工业大学教授牛峰作题为《电机绝缘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报告,围绕变频电机的绝缘状态评估与绝缘故障诊断开展工作,研究了电机主绝缘退化的定位、定级方法,研究了匝间绝缘故障诊断的鲁棒性提升技术,相关结论能够为电机系统的高可靠运行提供支撑。
本次会议参会会员学术交流氛围浓厚,与报告专家围绕电力电子领域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学会通过举办学术会议更好的团结了该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事业单位行业从业者,搭建沟通与合作平台,为努力抢占电力电子领域科技制高点作出贡献。